991010349879806306

葡萄牙國王若望五世1725至1728年 向雍正帝遣使官方報告 244 單,為此,他未照做。但若是皇帝的意願,他會毫不猶豫執行。張安多神父說,其情 況已見好轉,想在這個月底和兩位數學家一起安排去北京。由於澳門沒有船,官員給 他派了一艘,另有一位官員陪行。他在等待出發。」 在前述月份的18日,香山的武官 2偶然來至澳門。他帶着兩艘護衛艦在海上巡 邏。同天下午,他拜訪了大使。大使也非常高興,禮貌地按照中國的禮節予以了接 待。在這個場合,大使招來了張安多神父及耶穌會總院的副院長李國成神父做翻譯。 他們中的一些人還記得1720年教皇特使多鐸主教引起的不悅。在澳門,打着中國不使 用的帷幕,接待了一些前來迎接他的官員。未注意到中國的風俗,給他們安排的座次 很低。他們要求重新接待,安排更好,於是再來拜訪。代表廣州的高級官員向大使詢 問了一些問題。 為了接待這位香山的武官,大使下令在第二間大廳內擺放了四把椅子。按照中國 習俗,分成兩行,兩兩相對。大使親自到第一間大廳外迎候。那裡安置了帷幄,眾人 在椅子上落座。官員坐主位。按照中國習慣,主位在入座之右。最後,按照風俗,官 員和大使有跟隨左右的僕人伺候。入座後,他們互致問候,並談論一些逢場話題。大 使首先向官員詢問中國皇帝身體的安康,官員也詢問葡萄牙國王陛下的康寧。其間不 乏中國待客必備的茶儀。然後,官員告辭而去,大使陪其走出川堂,兩位神父送至街 門。他們在那裡等着官員坐上他來時乘坐的轎子,向他告別。 這位官員的儀仗隊由數位華人和儀仗組成,排列方式是:兩個華人走在最前面, 高聲喊叫開道,似乎是在昭告官員在出行,應為其讓路。然後又是兩名華人,每人手 持一銅鑼,或銅盆,不時地敲打。然後是另外一組華人,每人手持鞭子。接着又有, 每人手執行鐵鏈。其後又有兩名華人手持一根長竹竿(直到現在,這些都是刑罰的工 具)。然後又有四名華人高擎四面大旗,另一華人騎馬押後。在這些人之後,又有兩 個舉着兩面小旗的華人,然後又有一個撐着一面黃緞大傘的華人,後面還有一個拿着 一把大扇子的中國人(中國官員的習俗,當他們見面時,為了表示尊敬和相互關注, 他們會遮住自己的臉,而不說話)。在與更多的官員見面時,可起到遮擋作用。然 後,官員坐在轎子上,由四名華人抬行,再由十個步行和四個騎馬的華人陪同,最後 由兩名華人扛着兩面小旗跟隨。這些通常是中國官員的儀仗和陪同人員。區別不大, 只是人數、用具和他們所使用的各種儀仗上可以看出官員們之間的區別。 當這位官員出門,經過張掛帳幕的大廳時,看到了上面的葡萄牙國王肖像,遲疑 了片刻,問道,他看到的一副畫像是何人?告知他是葡萄牙陛下本人。然後他說: 2 譯者註:指香山協左營把總李芬。

RkJQdWJsaXNoZXIy NzM0Nz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