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國王若望五世1725至1728年 向雍正帝遣使官方報告 286 的哲學家。而中國文人對其尊敬有加,給予榮譽,以感謝他留下的良好教義。在中 國,文人以孔子之道養生。在那裡,經過各種嚴格的考試,他們被提拔為官員。中國 的考試方式如: 每縣除了縣令之外,還有一位儒學,監督學子。每三年京廷派出一主考官來考核 這位官員的學生。從其培養的一學生中,提名並向上級官員推薦他認為有能力者,參 加京廷主考官的考試。在這場考試中,主考官給一定數量的學生授予秀才學位。在他 認為有能力的學生中,也會對那些在其他考試中已獲得秀才的學生進行考試。很多情 況下,如果他認為不上進者,可剝奪他其學位。就這樣,秀才屢次參考,直至取得舉 人的資格。 在每個省會都有一個叫貢院的舉人考試總院。全部用牆圍起來,內有數不清的供 考生使用的隔間。開考時,還有幾間供主考官使用的大廳。考試的日子一到,應試的 舉人進入考房。每人只能帶着墨和紙進入自己的號房。門口有人看守,避免串通。考 試持續三天。其形式如下:第一天,給所有應試者一道來自經典着作的考題。每人 要圍繞它布章寫作;第二天,所有應試者的都要回答一個關於帝國服務的未決個案; 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所有考生都要判決一個訴訟案卷。所有考卷交給主考官,再 由他令人謄寫所有的考卷,以便不知道作者是誰。這樣抄寫出來的作品由所有考官審 閱。考試結束後,得分最高者中舉。放榜中舉名單。每省中舉者的數量不得超過給它 規定的名額。 根據同樣的程式在京廷舉行進士考試,也是每三年一次。京試後,中進士者要進 行廷試。在這次考試中,最博學者獲得某些皇帝給他的最高榮譽特權。在召見所有考 子時,皇帝親賜一杯酒。京廷和帝國最大的官員從這些進士中選拔。帝國的編修,即 編年史家也從進士中任命。他們生活在一所貢院中。他們稱之為北京國子監。但上述 特權和其他榮譽在中國並非世襲,而在歐洲世代相傳。因為特權和榮譽只是由那些配 得上的人自己獲得,而不考慮到其祖先所佔據的職位和等級。對於進士的評價可引用 詩人奧維德的一句話:「種族、先人,以及我們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很難由我們自 己再做。」 然而,這是只是泛泛而言,因為在中國有一些榮譽和特權可以傳給後代。 在這個中華帝國,皇帝陛下不容易見到臣下,也不容易接受請願或奏折,只能通 過主管衙門呈上。要先徵求主管衙門的意見。陛下身邊有一些負責批發文件的大臣, 他稱之為閣老。該職務就像皇帝陛下的國家顧問。皇上外出到圓明園(即永遠光明之 園),即其山莊後,大部分時間都住在那裡。天子所經過的街口都被封鎖,以免被人
RkJQdWJsaXNoZXIy NzM0Nz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