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gazine_18

27 umagazine issue 18 無心插柳 張榮顯博士 1995 年畢業於澳門大學英 文傳意課程(傳播系前身),在大學 時期,創辦傳意學會。畢業工作一年 後回校在傳播系任教。為「亞太區互 聯網研究聯盟」創會成員及現任主席, 創辦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及澳門民意 調查研究學會並任會長。自2001年 加入有 30 幾個國家的專家學者組成的 “世界互聯網項目”,並於 2009 年在 澳大籌辦該項目的年會。現時是易研 方案及易研信息科技創始人兼總裁, 但所有上過他課程的學生都稱呼他為 “張 Sir”,包括他公司的所有同事。 張 Sir 笑說:“公司團隊的核心成員是 我當年教過的傳播系學生。我們一起 奮鬥多年,經歷不少風雨 ,彼此像 相處在一個家庭一樣。” 近幾年,大數據一詞相當流行,無論 政府或商業機構都洞悉大數據潛在的 價值,張 Sir 公司的宣傳標語也是“數 據創造價值”(Data Create Value)。 今天很多認識他的人,都讚他九年前 就預知大數據的商機。 回想創業初始階段,張Sir說:“其實, 我剛出來創業的時候並未看到社會對 大數據需求的發展趨勢,但因為之前 一直在澳大做互聯網的研究,對網民 用戶的特性和習慣有所瞭解。而我在 做民意調查分析的時候,把線上線下 的數據結合起來,現在情況剛好證明 我們做的事情是正確的,而我們現在 所做的就被稱為‘大數據’。現在回想, 這些都是無心插柳所成。” 困難和風險 由一位學者轉型為一間中小企的營運 者,脫掉了澳大招牌的光環後,張 Sir 在創業前期面臨很多的困難和風險, 包括要面對資金、人力資源、產品開 發進度危機、與不同學歷背景的團隊 成員之間的磨合,以及客戶會對其公 司知名度和公信力的質疑等。他的應 對方法就是在質量方面嚴格把關,並 根據國際標準訂立了一套嚴謹的質量 監管策略,“我們以質量為核心,用 周到的服務說服客人,我們一直堅持 的原則漸漸得到政府和客戶的信任。” 向客戶提交計劃書時,張 Sir 會比別人 做多三倍的努力,“別人寫8頁紙, 我們就寫24頁紙的計劃書。我們運 營的是服務,不同於銷售商品,建立 口碑過程漫長,期間也經歷了很多失 敗。” 持續轉型 張 Sir 帶領的數據研發團隊,目前在海 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提供以數據驅動的 數據挖掘、網絡挖掘、電子政務、民 意調查、顧客滿意度調查、網絡大數 據平台搭建及營運等服務,並自置澳 門唯一的綜合性網絡挖掘暨民意調查 實驗室,以及在港澳管理著四個調查 中心。2015 年,易研是本澳唯一被邀 請出席在烏鎮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 網大會的中小企代表。 易研目前面對的競爭對手主要來自大 專院校和跨國企業。 為了提升服務水 平,爭取更多客戶的信任,張Sir創業 以來數次為公司進行轉型和升級,“我 們先前做民意調查,後來再添加市場研 究,集中與數據相關的業務,包括從數 據的收集、處理、分析及提煉洞察,並 日漸搭建起供自己團隊應用的數據分 析平台,後來更以SaaS模式供我們的 客戶使用。這是我們先做好定位,再一 步步把服務內容擴大和多元化。” 現時,易研以數據作為核心,專門做 數據分析和存儲,再把數據轉化為可 視化的具有嚴謹性、公信力的平台, 以迎合商家、政府、高校的需要,包 括文本數據分析、品牌監測、酒店聲 譽分析、顧客關係管理及網絡大數據 分析平台等。經過九年的摸索和數次 因應市場需要的轉型,張 Sir 的團隊已 得到澳門特區政府部門、國務院某部 委、國家級的智庫、香港最大的慈善 機構等的任用和信賴。公司客戶遍佈 港澳及內地,最近在台灣也找了合作 夥伴,他說:“我們希望能夠多走出 去尋求更好的發展,不局限於本土應 用。我們現在與內地、美國、瑞士、 葡國的專家學者進行學術合作。我們 提供的服務為技術研究型,所以並沒 有地域限制。” 九年前,澳門大學傳播系校友張榮顯博士創立了澳門首間研究諮詢機構 ——“易研方案 (eRS)”,在“下海”創業前,他 在澳大傳播系已任教了13年,主要教授研究方法、網絡應用及統計分析等課程。當初之所以決心創業,他是抱著一個願景: “希望能把學術成果轉化成可實際應用的東西,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Nine years ago, Dr Angus Cheong, an alumnus of the University of Macau’s (UM)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founded e-Research & Solutions (eRS), Macao’s first research consultancy. Before he took the plunge, he had been teaching for 13 years in the UM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where his main responsibility was teaching courses in research methods, 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hat stirred his entrepreneurial itch? — a simple desire to turn his academic knowledge into social utility.

RkJQdWJsaXNoZXIy MTQ1NDU2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