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gazine_27

TOPIC INSIGHT • 專題探討 2023 UMAGAZINE 27 • 澳大新語 43 順風車到肺部。王教授說:「紅細胞生物相容性 高,在體內血液循環的時間長,是持續遞送藥物 的理想載體。」研究團隊發現,以這種方式遞送 薑黃素可以有效治療小鼠的急性肺炎。 此外,超分子技術可以用於控制體內和體外出 血。王教授說,創傷後或手術時過度出血是對人 類生命的一大威脅,常見的應對方法是輸送含豐 富血小板的血漿,藉以凝結受損的血管,但這些 血小板往往無法迅速抵達出血位置。因此,他的 團隊運用葫蘆脲[7]與其它化合物之間的超分子 作用,將普通的血小板改良為「超分子工程化的 血小板」,提升其對受傷血管的靶向性和凝血能 力。在實驗鼠身上,相比普通血小板,經改良的 血小板能顯著減少出血時間和出血量。 超分子化學的核心是研究分子之間獨特的非共 價鍵作用,例如靜電和疏水效應,成果早已廣 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用品,其在生物醫藥中和生 物材料中的應用有非常大的潛力。王教授說: 「持續研究超分子系統將有助我們設計出更智 能、功能更多的分子結構,更好地滿足生物醫 藥方面的需要。微小的超分子能為人類解決巨 大的難題。它們遞送的不單是藥物,還有源源 不絕的想法和解決方案。」 內組裝體的構建及其搭便車式靶向抗腫瘤免疫治 療》。論文的通訊作者為王瑞兵教授,共同通訊 作者為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特聘教授李銘源,博 士後研究員高成和碩士生王慶福為文章的共同第 一作者。澳大博士生李俊燕和鄺熙婷、研究助理 韋健文、博士後研究員謝貝貝等人也對此研究作 出重要貢獻。這項研究由何鴻燊博士醫療拓展基 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 術發展基金和國家教育部澳大精準腫瘤學前沿科 學中心資助。 這項研究亦在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 佈局大賽中從數千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頒銀獎, 而該大賽只有25個項目獲金獎或銀獎。這項研究引 起不少內地企業的關注。他們正與團隊討論進一步 開發這項技術,以及深入驗證其功效和安全性。 以超分子技術改良各類治療 王教授的團隊近年開展了多項基於超分子技術在 智能藥物遞送上的前沿應用研究,上述癌症藥物 遞送技術只是其中之一。例如,他們也開發了一 種針對急性肺炎的技術,使藥物更有效地遞送到 發炎的肺部,做法是將β-環糊精錨定在紅細胞(又稱 紅血球)上、將二茂鐵錨定在納米藥物的表面, 並使兩者產生超分子作用,讓藥物搭上紅細胞的 本圖顯示三組小鼠接受金納米粒子光熱治療後在不同時間的情況。其中,第三 組小鼠體內有最多金納米粒子在腫瘤附近積累。 This image shows three groups of mice treated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injection, with the third group showing the most effective accumul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at the tumour site. 本圖顯示超分子藥物如何在體內的免疫細胞中自組裝,通過在免疫細胞搭便車 來使藥物更有效地遞送到腫瘤,從而開展光熱治療。 This figure shows how a supramolecular drug can hitchhike and self-assemble in immune cells inside the body, enhancing drug delivery to tumours via immune cells hitchhiking for photothermal therapy (PTT).

RkJQdWJsaXNoZXIy MTQ1NDU2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