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gazine_27

澳大新語 • 2023 UMAGAZINE 27 54 人物專訪 • EXCLUSIVE INTERVIEW 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學》,其概念與論述令我異常 著迷。」他讀碩士時又學習了「老三論」(資訊理 論、控制論、系統論)的各種文獻,「當年我在認 識資訊的本質屬性時,逐漸確立起從通信與控制的 角度思考的思維態度。」可以說,計算的種子已悄 悄落在年輕的袁毓林心中,只待時機汲取更多營 養、生根發芽。 讀博士期間,袁毓林參與各種有關「人工智慧的哲 學基礎」討論班,並開始從電腦理解自然語言的角 度研究名詞的配價(Valency,也稱論元價位,是一 個語言學術語,主要用於說明一個動詞能支配多少 種不同性質的名詞性短語的數目,之後又拓展到形 容詞和名詞領域。)問題。這時,袁毓林還反複閱 讀了司馬赫(Herbert Simon)的《人類的認知》。 從此,袁毓林接受了一種符號主義的認知觀。他曾說, 在其多年的語言學研究中,符號主義認知心理學理論觀 點一直是其學術生涯的指路明燈,這種心智哲學解釋了 為甚麼他總要把語言的認知研究跟計算分析綑綁一起。 研究語言學的宏大理想 袁教授的研究體現了語言學研究的創新和跨領域獨 特性。他所著的《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分析》嘗 試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研究語言的結構方式和語義理 解的心理機制,並加以計算分析,以探索語言研究 怎樣為計算機理解自然語言提供恰當的方法和規 則。他說:「人的心智過程可理解為符號處理的計 算過程,而人的語言理解過程也可理解為一種在知 識表示上的計算過程,這使電腦理解自然語言在技 出身農村又受時代和家庭的條件限制,袁毓林沒有機 會學習科學技術方面的專業。1978年考入江蘇師範學 院修讀語言學,使他可在一個離自然科學較近的人文 科學領域中關注和學習自然科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 並運用到語言研究中。袁教授笑言:「我覺得這是不 幸中的萬幸,感到這些年來沒有虛度年華。」 虛度年華只是袁教授的謙虛之辭。事實上,他一直 刻苦鑽研,博覽群書,將語言學和自然科學融會貫 通,提煉升華。他在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等 範疇下過的苦心,足以讓其在這些領域佔有重要一 席。他著有《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漢語詞 類的認知研究和模糊劃分》《漢語句子的焦點結構 和語義解釋》等10多本具影響力的著作,還入選教 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第三批國家「萬人計 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上世紀,國外知識界喊出口號:語言學是當代人文 科學的領先科學。袁教授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語言 學研究深受自然科學影響,形成了數理語言學、計 量語言學、計算語言學、神經語言學、心理語言 學、認知語言學、病理語言學等大批跟自然科學密 切相關的交叉學科。「古人說『不學詩(經),無 以言』;對語言學來說,可能是『不學自然科學, 無以研究語言』。」 學術生涯的指路明燈 袁教授與自然科學邂逅於1981年,當年他不到20 歲,正在江蘇省昆山縣千燈中學當老師。「我從 學校圖書室借閱了《控制論——或關於在動物和機 袁毓林教授的部分著作 Some of Prof Yuan Yulin’s publications

RkJQdWJsaXNoZXIy MTQ1NDU2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