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1905年6月12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黃訓、孔宇,廣東番禺人,出生於澳門,是中國現代作曲家、鋼琴家,於1939年所作的《黃河大合唱》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1905 年 |
生於澳門一個貧苦船工的家庭。 |
1918 年 |
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 |
1926 年 |
入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學習。 |
1928 年 |
進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
|
1931 年 |
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
、《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 |
1935 年 |
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鬥性的群眾歌曲,並為影片《壯志淩雲》、《
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遊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
、《莫提起》、《黃河之戀》、《熱血》、《夜半歌聲》、 《頂硬上》、《拉犁歌》、《祖國的孩子們》、《到敵人後方去》、
《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 |
1938 年 |
任延安魯藝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教學之餘,創作了著名的《黃河大合
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 |
1939 年 |
加入中國共產黨。 |
1940 年 |
赴蘇聯學習、工作。 |
1945 年 |
病逝於莫斯科。在蘇聯期間寫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
》,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此外還寫了《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
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樂論文,已發表的有三十五篇。由於他對將音樂用作革命所作的探索,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音樂
家”的稱號。 |